SK#04 拖延未必是件坏事儿
懒惰,是人性的缺点之一。
但拖延不是。
人类的大脑和身体,本能的会尽可能地排斥,任何能量的消耗。
而执行,意味着消耗能量。
如果不想清楚为什么执行,那么大脑会拒绝执行。
我们的所有生活轨迹,和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决策都是由自己的价值观引导的——价值观并非凭空产生
价值观其实是一个人的生存策略的抽象表达,它决定了是非对错和价值取舍——它为你自己提供了确定性的指引,并以此来抵消掉未知、不确定和失控给自己带来的不安和恐惧。
人的行为其实并不受事实的影响,只被自己所认为的东西驱动,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
也就是说,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我们并不关心,我们只关心自己所能感知和理解的主观世界——不管它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
事实上,我们所有的实践、阅历、见识和认知都是在帮助我们与生命体结构中天然就蕴含的自我遮蔽性特征做斗争。
所以,拖延未必是一件坏事儿。
很多大佬喜欢讲执行力,许多成功学鸡汤都在强调执行力的重要性,动不动就把创业的失败归结于执行力差,这其实是不对的。
所谓的执行力,本质上就是思考能力。
执行,其实是一件事情最后的动作。
开始执行之前,人的大脑需要接受信息,并且根据所得的信息做出判断,正确的思考,分析利弊,最后,再快速的去执行。
遇到事情犹豫不决,做项目一天拖一天,原因其实通常是信息不足。
典型如盲人摸象。
摸到的永远是大象的一部分,缺失整体概念。
想要正确的理解一件事情,是需要多维度的去判断的,往往不是通过一个点去判断的。
就如同一块水晶,光线照射在上面,就会有不同的折射。
这样说可能过于的抽象了,我们换一个说法。
就好比我是很喜欢下棋的人,象棋,围棋都会,你把自己带入一下:如果现在有一盘棋在你面前,你如何去分析这盘棋目前的格局?
很简单。
我们分析一盘棋局,从来都不是根据某一颗棋子去判断的,不论是分析黑子白子摆上棋盘所呈现出来的态势——那是静态的视角。
而是通过分析摆上棋盘的每一颗棋子所呈现出来的轨迹,棋子之所以呈现出当下的态势,必然是黑棋子与白棋子一步步互相博弈所演绎出来的。
简单的说,只要是人下的棋,必然每一步都会留下痕迹。
你可以通过这个痕迹,去预判对手下一步的动作。
想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做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大量最新最全最准确的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动作。
从而才可以建立全面的思考框架。
执行既然会消耗能量,那么用思考来判断做事的结果,收获大于消耗,行动的阻力就最小。
思考不是让你去凭空想象,而是建立在有足够的信息之上的。
一旦事情思考清晰,那么执行其实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再拖延下去。
很多人之所以在生活中经常拖延,本质就是信息不全面,不知道该怎么进行下一步,就造成了犹豫不决,习惯性拖延,结果,很多时候就错过了良好的时机。
所以,要多读书,多读杂书,多看学习资料,多去和高手聊天。
保持开放的心态,吸收大量的信息。
知识面越广越好,看待事物的能力也就越强。
当然,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的去吸收大量的信息,还有一点同样很重要,就是筛选和判断信息的能力。
目前网络上,基本90%都是垃圾无用的信息,剩下的有用的信息,一些真知灼见,又很少有人可以思考和判断出它的价值。
思考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大多数人为了不思考可以放弃很多东西,只被动的接收信息,那这些信息的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我是水库,今年正在广州创业,如果你也同样是一位创业者,或者是想要创业的。
欢迎加上我的QQ/微信:52609972
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
本文链接:http://www.imtaoer.com/412/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